發揮行業優勢 強化“造血”功能——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定點幫扶湖北紅安發展建筑業觀察
來源:住建部 發布日期:2023-08-07 瀏覽次數:188
建筑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性產業。作為大別山革命老區縣、全國著名“將軍縣”的湖北省紅安縣,建筑業起步早、從業人員多,是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但是,當地長期以來存在企業資質水平總體不高、專業人才匱乏、管理水平低等突出問題,極大地制約了建筑業發展。
??自開展定點幫扶工作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把推動紅安縣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作為重要抓手,創新建立組團幫扶機制,成立了由部幫扶辦公室牽頭,部住房保障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建筑業協會組成的幫扶工作組,幫助紅安引進龍頭建筑企業、推動建設智能建造技術中心和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指導共建高科技產業園,形成建筑業上下游協同、產業鏈配套的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增強了老區振興的“造血”功能。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紅安縣定點幫扶過程中,真正發揮了行業優勢,聚焦并支持全縣建筑業穩鏈、強鏈、補鏈、延鏈、固鏈,不斷夯實發展基礎,增強發展能力,為我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支撐。”紅安縣縣長胡廣說。
??聚焦政策引領助“穩鏈”。著眼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支持指導紅安對標先進地區,搭建政策體系,創新政策舉措,建立長效機制,指導紅安縣研究制定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推進工程招投標制度改革、金融支持建筑業發展、建筑企業增產增收獎勵、建筑業科技創新、優化行業發展環境、強化保障6個方面,出臺22條實用措施。
??著眼建筑產業發展新趨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支持紅安積極拓展武漢都市圈高端建筑市場,以建筑業數字化、智能化為方向,堅持科技創新與標準化、工業化相結合,由傳統建造向智能建造轉變,成為新型建筑工業化的先行者,指導紅安貫徹落實裝配式建筑發展要求,對標武漢裝配式建筑發展舉措,研究出臺《紅安縣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方案》,實現裝配式產品“從定制到生產、從制作到運輸、從安裝到運維”全過程、全方位的標準化與規模化,推進紅安建筑業實現轉型升級,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聚焦龍頭帶動助“強鏈”。針對紅安建筑企業“多而不強”“分散不抱團”的現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幫助紅安引進房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江蘇南京海通建設集團(以下簡稱“海通集團”),助力紅安實現建筑企業特級資質零的突破。為擴大海通集團落戶湖北后的社會影響力和行業影響力、打開武漢乃至華中區域市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協調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海通集團承接的紅安還建房項目上,成功組織召開了鄂東南片區“智領施工·創贏未來”暨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現場觀摩活動,迅速樹立起海通集團在全省建筑市場上的骨干企業形象。
??“三年來,海通集團累計實現產值168.3億元,納稅超過1.65億元,帶動紅安及周邊勞動就業2000余人。”海通集團董事長任德華說。在該集團支撐和帶動下,2021年,全縣建筑業總產值從2020年的62.36億元躍增至102.22億元;建筑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0.3%,成為全縣首個產值過百億元的支柱產業。2022年,全縣建筑業總產值143.53億元,增幅達40.41%;建筑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1.24%。
??聚焦產業布局助“補鏈”。建筑業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傳統產業,新技術扮演著重要角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針對紅安建筑業技術研發上游薄弱的問題,持續協調和跟進推動三一集團智能建造技術中心落戶紅安,助力該縣建筑業以數字技術為引領、以建筑工業化為支撐,在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等全產業鏈數字化融合上持續發力。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推動下,海通集團與紅安縣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引進南京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專業運營企業共同成立新公司,以特許經營方式在紅安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片區開發,建設占地面積3000畝的紅海高科技產業園,聚焦建筑家居產業發展,引進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新技術產業。目前,紅海高科技產業園已完成規劃設計、土地征遷、道路建設等工作,海通專業招商團隊已確定建筑家居、新材料等7個成熟的招商引資項目,預計總投資140億元。
??聚焦基地建設助“延鏈”。為迎合建筑業發展新方向和建造方式變革新趨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積極引導并大力支持海通集團按照國家級裝配式生產基地要求,投資20億元發展具備智能自動化生產能力、部品部件數據庫和完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打造立足武漢、輻射湖北乃至全國的“智能建造”龍頭示范,目前正積極申報創建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2021年,海通集團裝配式產業基地開始一期建設,占地面積282畝,包括總部大樓與智能裝配式生產基地兩大板塊。2022年,項目一期完成總投資7.79億元,裝配式生產基地的廠房建設、廠區綠化及配套已完工,總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另有露天貨場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目前,基地10條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產線已經投產,PC(混凝土預制)構件年產能5萬立方米,ALC(蒸壓輕質混凝土)墻板年產能40萬立方米,年產值達3.5億元,年稅收預計約2000萬元。
??聚焦人才培訓助“固鏈”。行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著眼于紅安建筑業長遠發展,堅持人才支撐戰略,持續開展建筑業技術人才培訓。2022年以來,部幫扶辦公室和相關司局先后舉辦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綠色建材推廣應用、低碳建筑發展關鍵技術、建筑“雙碳”大數據體系建設、綠色建筑發展及建筑科技成果評估推廣等線上和線下培訓課,為包括紅安在內的定點幫扶縣和對口支援縣免費培訓10余次,紅安基層干部、技術人才及產業工人參加培訓630余人次,大大開闊了基層視野,提高了專業技術人才和產業工人的技能水平,打造了一支過硬的鄉村振興工作隊。
轉載自住建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