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2022年度全省施工圖審查機構綜合能力評價情況的通報
來源:山東省住建廳 發布日期:2023-08-01 瀏覽次數:284
為貫徹護航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部署,落實開展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問題專項整治要求,進一步加強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機構(以下簡稱“審查機構”)監督管理,根據《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2023年3月-7月,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開展了全省施工圖審查機構綜合能力評價。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審查機構綜合能力評價,主要對審查機構資格合規、市場行為、政策執行、審查質量、營商環境、表彰獲獎和經驗推廣等情況進行評價。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成立6個評價組,對全省65家審查機構進行內業和現場評價,梳理匯總評價結果后形成通報。
(一)總體評價情況。全省共有審查機構65家,其中,一類57家,二類8家,共有專業技術人員1932人。總體來看,各審查機構能夠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充分發揮技術和管理優勢,依法履職盡責,根據政府購買服務合同開展審查業務,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充分發揮了審查機構政策性和技術性審查把關作用。
(二)資質合規和市場行為情況。經對各審查機構專業審查人員梳理核對,除個別單位外,大部分審查機構人員配置完備,注冊執業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資格管理規范,具備健全的技術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未發現超越資格等級和業務范圍承接審查業務或注冊執業人員出借、轉讓、出賣執業資格證書、執業印章等違規情況。
(三)執行政策和質量把關情況。各審查機構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落實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政策規定,積極推行“陽光圖審”,實行施工圖審查“五公示、三報告”制度,對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無障礙設施等政策要求進行審查把關,充分發揮施工圖審查在保障工程質量安全和維護公共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護航優化營商環境情況。制定發放《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審查機構服務調查問卷》,共回收1011份。結合問卷反饋情況,各評價組在現場評價中同相關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進行了座談。經核實,各審查機構能夠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借助數字化審查系統,提升服務效率和審查質量;抽查的項目全部滿足法定審查時限要求,未發現吃拿卡要等破壞營商環境,拖延工程進展的違法違規行為。
二、典型經驗做法
(一)堅持黨建引領,服務民生實事。東營市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中心圍繞“紅色圖審”品牌建設,提供365天全覆蓋的全過程“伴隨式”服務,針對重點、民生項目,提前介入,量身提供技術指導,全程護航項目建設,實現提速降本增效。煙臺市勘察設計審查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建立“強化技術服務,開創圖審先鋒”黨建品牌,加強基層黨建與審查業務的促進融合,大幅提升審查服務好評度。
(二)創新審查模式,護航優化營商環境。濱州建筑工程施工圖審查中心積極服務營商環境建設,協同推進“多審合一”,與各部門和專營單位共享數字化審查成果,將審查由“串聯”革新為“并聯”,建設單位可以“一站式”完成各項審查。臨沂市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有限公司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立陽光服務隊,建立“綠色通道”“項目協調人”和“施工圖同步審查”制度,進一步縮短審查周期。
(三)發揮技術優勢,提升設計質量。青島海西新區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有限公司全面落實“陽光圖審”要求,將審查情況實時推送主管部門,公示項目違法違規和違反強制性標準情況,對提升勘察設計質量起到了良好的督促作用。青島市膠州建設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組織編制了《膠州市住宅設計質量提升指引》,在車位大小、無障礙要求、門窗防滲漏等方面提出了可操作可借鑒的經驗,在審查階段對提升住宅設計品質提供有力支持。
(四)加強經驗交流,凝聚行業共識。濟南市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質量監督站會同多家審查機構成立濟南市審查專業委員會,多次組織技術交流活動,凝聚共識、統一尺度、強化自律、提升質量。2020年至今,共召開交流會議27次,形成會議紀要27期,達成審查工作指導意見240余條,為協助主管部門加強施工圖審查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存在問題。
(一)審查質量把關作用尚需加強。本次評價共發現審查質量問題2555條,平均每個項目存在約10條質量問題,部分項目存在強制性條文審查把關不嚴情況。如泰安市肥城華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商業綜合樓項目結構圖紙存在底筋不足的安全隱患,德州市賓海·百川九洲綜合樓項目工程勘察報告未按規定簽字或者蓋章。反映出各審查機構在精細化、規范化和降低質量安全隱患審查方面有待提高。
(二)落實國家和省政策要求不到位。部分審查機構未能嚴格落實國家和省政策要求,存在對綠建節能、消防安全、初步設計、無障礙設施等有關政策規定審查不到位問題。如濟寧市中基國際商業大廈項目未設置滿足無障礙要求的公共衛生間等。大部分審查機構積極實施“陽光圖審”,但在公示違規信息和上報審查違規情況等方面不夠及時主動。
(三)審查機構管理尚需進一步規范。部分審查機構缺少規范的質量管理制度,內部復審糾錯能力不強;出具的合格書格式不規范,未能按照省廳要求進行統一編號。部分地區數字化審查系統功能不完備,項目信息統計不詳細;全過程數字化閉環管理系統應用項目較少,對設計變更的審查認定機制尚需完善。
(四)施工圖審查機構人才吸引力下降。各地購買施工圖審查服務經費撥付不到位情況不同程度存在,經費保障機制不完善。審查行業對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審查機構維持人員穩定和保障審查質量存在隱患。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充分運用評價成果。對本次評價等級優秀的機構,予以信用加分,作為各地政府購買服務的重要參考。對評價等級不合格的,要依法依規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進行嚴肅處理,直至撤回審查資格。對于審查合格項目仍存在違反強制性標準的責任審查機構和相關勘察設計單位依法依規處理處罰,并將處罰結果于2023年8月31日前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二)持續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根據本次評價結果,實行分級分類監管。對評價等級優秀的審查機構,本年度勘察設計市場和質量“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中予以免檢。評價等級合格及以下的審查機構,列入重點監管范圍,保障施工圖審查行業公平公正、穩定有序的市場秩序。
(三)加強審查機構業務指導。各級主管部門要加強業務督導,嚴格落實“陽光圖審”制度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工作的指導意見》。定期組織或指導行業協會開展審查機構技術交流活動,指導審查機構建立完善外審、互審機制,積極探索BIM審圖、AI審圖,總結交流經驗做法,不斷提升審查機構和審查人員業務能力。
(四)提升信息化監管能力。上線運行全省施工圖審查監管信息系統,實時對審查機構資格情況進行監管,對不規范的審查行為及時糾錯糾偏。根據《山東省勘察設計行業信用評價導則》,制定完善施工圖審查機構信用評價細則。各地要規范開展審查機構信用評價,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機制。
(五)督促各地嚴格落實購買服務合同。各級主管部門要規范做好政府購買施工圖審查服務招標工作,鼓勵各區縣作為獨立主體委托各市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統一進行招標采購,并加強對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審查機構的合同管理和績效管理,保障審查質量。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3年7月28日
?轉載自山東省住建廳,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