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民生實事 創幸福生活 ——多地推動宜居宜業美麗村鎮建設一瞥
來源:住建部 發布日期:2023-05-26 瀏覽次數:190
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村鎮,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
??維夏之月,百卉俱開,到處是生機盎然的景色。貴州關嶺、安徽鳳臺、云南香格里拉等地通過改善村鎮人居環境與現代生活條件,創造宜居宜業的生活空間,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貴州關嶺新鋪鎮:“三個同步”打造宜居鎮村
??走進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臥龍村,一條條鄉村道路干凈整潔,村民房前屋后的花園、菜園、果園等都被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徐徐展開。全村以“村民自治助力宜居鄉村建設”為抓手,通過制定村規民約、成立黨群議事小組,發動群眾參與創建工作,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鄉風寨風明顯轉變。
??“現在的孩子都不隨便亂丟垃圾了。以前,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全部堆著雜物,現在都收拾得干干凈凈,和原來對比變化相當大。”臥龍村村民郭紹林表示。
??在新龍村,村“兩委”干部帶領群眾,手拿鋤頭、鐵鍬等工具,全面清理主要道路兩側的垃圾、雜草、殘枝枯木,做到不留死角。新龍村村民何勝云說:“黨員干部帶頭,我們積極參與,每天除了打掃自己家里家外,還會打掃公共區域。現在環境越來越好,看著都舒服,我們保持下去的信心也更足了。”
??按照上級有關要求,新鋪鎮黨委政府精心組織部署,結合全鎮實際,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聚焦問題,進一步強化措施,嚴格督查,通過打造示范點,以點帶面、創先爭優。新鋪鎮黨委書記張向華表示,該鎮推動宜居鄉村工作采取“三個同步”,即同步推進污染物清理、同步宣傳和發動群眾、同步制定完善村規民約。
??“群眾支持率非常高,滿意度也非常高。”張向華說,下一步將進一步壓實責任,把宜居鄉村打造壓實到所有村。同時,黨委政府通過政策舉措,加緊補齊各村包括垃圾轉運、污水排放等方面短板,實現環境宜居與鄉風文明同步提升。
安徽鳳臺錢廟鄉:生活舒心帶來創業信心
??家家戶戶房屋林立、戶型新穎、整齊大方,房在樹中、村在綠中,道路暢通整潔,溝塘清澈見底……
??鄉村要振興,環境是底色。安徽省鳳臺縣錢廟鄉把加強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切入點,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聯動”的環境衛生與文明創建責任網絡,以“整潔、優美、和諧、宜居”為原則,把創建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擺在突出位置。
??錢廟鄉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錢廟鄉大力開展以清垃圾、清雜物為主要抓手的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積極探索環境治理長效機制,組建了超過200人的保潔員隊伍,確保農戶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用實際行動改變村容村貌,提高群眾的幸福感。”
??圍繞“秀、麗、美”三個字,關莊村堅持抓好村居綠化、亮化、硬化工作,依托良好的自然條件、產業基礎和生態環境,全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對道路進行整修,實現硬化路戶戶通。據錢廟鄉相關負責人介紹,短短兩年時間,關莊、陳圩、張池等村在主干道、生產路兩側栽植樹木超過1.3萬株;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鼓勵群眾在房前屋后栽植樹苗、栽種花草,在提高綠化率的同時,明顯改善了村莊環境。
??走上平坦路,住上寬敞房,過上舒心的生活,人們干事創業的愿望也更強烈了。錢廟鄉通過基層黨組織帶領村民發展產業,闖出了一條“黨建+富民產業”的新路子。
??“前些年,我一直在外打工。看到村里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后,我辭去了電子廠的工作,決定回鄉奮斗,和父親搭建兩個占地4畝的塑料大棚,種植羊角酥。”在關莊村羊角酥種植大棚里,村民王羅義十分感慨,“現在畝產量能達到6000多斤,依靠科技種植,種出了好‘錢景’,還能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田園夢’已經不遠了。”
云南香格里拉上江鄉:趁熱打鐵提升村莊“顏值”
??垃圾箱、垃圾桶配備到位,做到定點擺放;保潔人員統一著裝上崗,隨時清掃散落的垃圾;垃圾車定時上門轉運……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上江鄉仕旺村的村民們喜出望外,“終于告別臟、亂、差的日子了”。
??而這得益于上江鄉以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為切口,將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的重要部分,整合資源、多方聯動,打造干凈整潔有序、山清水秀村美的宜居鄉村。
??“全鄉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成立了以鄉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責任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將責任分工細化到各部門,實行副科以上領導包片包村、普通干部職工包組負責制,抓好抓實整治工作。”上江鄉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他們還在積極宣傳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的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曝光存在的問題,引導干部群眾自覺加入,真正調動百姓的積極性,大力營造人人關注、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助力工作有序開展。
??平坦干凈的水泥路延伸至家家戶戶,青瓦白墻的民房掩映在綠樹鮮花中,一幅幅主題鮮明的彩色墻繪美不勝收。“我們下大力氣狠抓垃圾清理工作,排出58個村民小組的生活垃圾清運時間表及路線圖,按照排期進村清運,重新規劃、設計、建設山區和半山區道路狹窄的垃圾中轉站,確保生活垃圾轉運站點全部按標準建設、管理和運行。”該鄉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上江鄉目前已進行機械作業122臺次,清運生產生活垃圾480噸,完成村莊清理122次。
??在做好清理工作的基礎上,上江鄉“趁熱打鐵”,動員各村開展村莊道路、水體沿岸、庭院和村莊周邊綠化與美化行動,特別在房前屋后打造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因地制宜地打造村內景觀、小廣場、美麗庭院,適度發展庭院經濟,村莊“顏值”有了提升,百姓收入也出現起色。
轉載自住建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